《房》是一本看了第一次就不想看第二次的书,整个故事读起来实在是太过沉重。

造成悲剧的原因,作者在书中已经给出了一个,即房思琪强烈的自尊心。而这份自尊,源于她所处的环境。房思琪所接受的教育,是要成为一个符合大众认知的 “乖乖女 “。所以,要为了一句 “懂事了” 去做不想做的慈善,要像 “口交” 一样吞下难吃的海参,要爱护家里的声誉。反抗的羽翼被一步步的折断,剩下的只有服从。这样的女性如伊纹,在经受家暴之后不敢反抗,选择的是忍气吞声,即使三伏天也不敢脱下高领的毛衣,这无疑给年幼的房思琪开了个坏头。

此外,在这份教育中,“性” 是缺失的。父母对谈论性避之不及,社会舆论对性也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,在强暴事件发生后,大众会一边倒地认为是女性勾搭男性,认为他们是骚货,肮脏,恶心。房思琪的自尊心不允许她像其他人一样,所以她幻想和老师之间有爱,我应该爱上他,爱与性的界限在这里模糊,造就了这段畸形之恋。

另一个原因,我觉得是房思琪对于文学的的过分崇敬。在同龄人都在嬉戏玩耍的年级,她在读《包法利夫人》,读陀思妥耶夫斯基,这些文学促使她早熟。所以,在遇见一个有着一定文学素养的中年男人后,未经世事的她很难不沉迷其中。“在爱情里,我是怀才不遇”,“你是曹衣出水,我是吴带当风”,这些话难到不美吗?然而当文学和罪恶交织,酿就的是最剧烈的毒药。变了质的文学将肉体上的伤害延伸到了灵魂,“我是从前的我的赝品”,房思琪的青春永远停留在了十三岁。

故事发生在十多年前的台湾,相较于以往,这类事件减少了许多,舆论环境也比以前略显宽容。然而,只要性教育还是羞于启齿,这类罪恶也会一直存在。